从“死亡名单”中复活的“抗日英雄”——寻访汉中市城固县抗战英雄车发通
发布日期:2015-06-18 14:16:42 来源: 点击次数:0
人物小传:车发通,1925年出生于山西吕梁离石县。1942年秋参加革命,投身晋绥抗日根据地八路军120师31支队,曾任八路军战士、警卫员、排长、侦察参谋等职,参加过贺龙元帅指挥的“晋西北反扫荡战役”等大小战斗40余次,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944年8月的官庄垣保卫战、1945年初的安国寺突围和1945年8月的解放离石之战。解放战争中,车发通参加过临汾攻坚战等著名战役。解放后留任城固县工作,先后担任原公区区长、五堵区区长、县供销社主任、商业局局长、公交部部长、城固县副县长。目前,90岁高龄的车发通身体健康,思路敏捷,笔耕不辍,根据亲身经历,撰写革命回忆录,编写革命小故事,2005年将留存的6个片段小故事编集成《吕梁浩气存千古》,被山西《吕梁日报》周末专刊全版刊载。曾被汉中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评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一块“抗日英雄” 的镜匾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
5月的城固山峦郁葱,景象迷人。省委老干部局抗日英雄寻访组慕名来到车老家中进行探望寻访。老人的6个子女当得知我们要来采访老人,早早地等候在门口迎接我们。令我们十分感动。踏进建于70年代的旧式五层小楼,车老家住在这栋楼的3层。当我们进入老人客厅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悬挂的一块闪闪发光的“抗战英雄”的镜匾。我们就打听镜匾的来历,老人告诉我们是2011年9月车老86大寿的时候是山西吕梁市离石区(原离石县)柳林县成家庄镇青阳村党委来给他祝寿赠送给老人的。
当我们问及家乡人民为何要送这块镜匾时,老人打开了“话匣子”,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让我们亲耳聆听他那一个个英勇杀敌、荡气回肠的战斗故事,深深被车老那种不惧生死、舍身救国精神所感动,思绪也被带到了那一个个与日寇短兵相接、斗智斗勇的战斗场面。
车发通14岁参加了村民组织的儿童团,当他看到自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踏进了中国的国土,人民流离失所、国土丧失,千万个家庭支离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萌生了当兵杀鬼子保家乡的想法。16岁时车老让父亲找到时任离石支队政委的陈世楠(原贺龙帅的副官处长)说,“后生已经能扛枪了,就让他跟你们一道去打日本鬼子吧。”从此,车老就成了吕梁抗日尖刀离石支队的一员,跟随队伍在边区总司令员贺龙元帅的指挥下,在晋西高原上与日寇进行正义与邪恶、侵略与反侵略的激烈拼杀。车老参加抗日武装后,每天大小战斗不断,部队在一个地方驻扎最多不超过2-3天,先后参加大小战斗100余次,十几次与敌人作战时身负重伤,被战友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由于战事不断,车老也与家里人失去了联系。1949年2月他随陕南大军南下工作团汉中大队一路辗转到达城固,随后中共西北局批准成立城固县区领导班子,车老被任命为原公区区长,1960到1965年任城固县副县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到了城固,造反派撤了他的职,一家人也受到了迫害。1978年拨乱反正后,才得到平反昭雪。1985年6月被组织批准离休。由于一直未与家乡联系,家乡人民认为他已牺牲在战场上,1995年10月,柳林县编纂的《县志》上把他列入烈士名单。1996年春,车老在家人的陪伴下,终于踏上了令他魂牵梦绕、昼想夜盼的故土---青阳村。当他看到农民种地因没有机井缺水粮食减产或绝收,农村道路遇到下雨泥泞难走,乡亲们生活很贫困时,他当时拿出3万元工资为家乡打了机井、修了道路,并为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统一购买了一身运动服。直到这时,人们才知道给家乡献爱心的这位耄耋老人就是16岁出走参加革命的车发通。“车发通还活着”!村民们奔走相告。青阳村人民为了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特在他86岁大寿时由山西吕梁市离石区委、区政府领导转交给他的,以感激车老对家乡人民的牵挂。
一场白刃格斗打掉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1944年8月12日,日本纠结了离石、柳林两地兵力数百人,兵分两路向当时的离石县委、县政府的临时驻地成家庄镇的官庄垣村合围。企图捣毁我抗日领导政府。当晚宿营在距官庄垣十公里处的雷家沟村和薛家圪旦村。我离石支队提前摸清敌情后立即集中调集兵力,支队长董兴土(湖北人,老红军)决定誓死保卫红色政权,晋绥军区首长得知后,立即下令驻扎在兴县的军区特务团火速增援特务团团长陈贵林(湖南人,老红军)率领部队连夜赶到,与我们并肩作战。车老当时是离石支队三中队四班战士,他们的任务就是守候在离官庄垣五公里处的葛石垣村,慢慢隐蔽前进形成保卫圈阻击日军。13日凌晨拂晓,日军极速前进到马家梁的山神庙时,突遭我守候在此的特务团一连的迎头痛击,但日军使用的小钢炮、重机枪较为先进,火力凶猛,一连战士用轻机枪、步枪、自制手榴弹奋力阻击,鬼子却不顾一切的向他们逼近,这时连长陈学曾举起刺刀,英勇冲上午,一连刺死7个鬼子伪军,后因寡不敌众,被十几个鬼子围起来刺倒后壮烈牺牲。这时日军怕有伏兵,立即撤退,离石支队早已断其后路,日军发疯似的向官庄垣方向的高地突围,占领高地的离石支队向鬼子猛烈开火,一瞬间枪炮声四起,火光冲天,山神庙周围硝烟弥漫。鬼子冲上去,被离石支队打下来,一次,一次、二次、三次,最后双方冲杀在一起,展开了“白刃肉搏战”。车老他们每三人背靠背成战斗小组相互配合,用肩窝紧顶着枪托增加每次的刺杀力度,与鬼子展开了激烈的拼杀。激战中,车老一人连续刺死了两名鬼子,日军指挥官看到自己伤亡过大,冲不上去,就派一队人马从枣庄村绕道向官庄垣指挥部偷袭,这时离石支队也开始了撤退,与保卫官庄垣的指挥部一起转移。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我军共歼敌80多人,其中日军中校司令官斋藤和情报官阿部等军官被击毙,沉重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车发通因作战勇敢、不畏生死,后来战友们送了他一个绰号——“冒失鬼”(打仗勇敢不怕死的意思)。
一路急行军收缴了日本鬼子一挺重机枪
1944年农历十月一日,北风呼啸,寒气逼人,一连战士都集中在柳林县郭家塔村的一个农家大院,领取支队供给部刚刚送来的新冬装,大家正喜出望外的试穿棉衣棉裤。突然,一阵响亮的哨音后,连长陈定宣布立即出发,赶在天亮前到达数十里外的李家垣村,偷袭碉堡内进入梦乡的鬼子。为不影响行军,轻装上阵,大家都又脱下刚刚穿上的厚棉袄、棉裤,换上旧军装,带足了子弹和自制手榴弹火速上路。
一路急行军,在天麻麻亮时到达一个叫张家堰头村的垣上时,突然迎头碰上正抬着一挺重机枪的十来个鬼子往碉堡方向走。连队走在前面的机枪班班长曹登喜确认就是鬼子后来不及瞄准就是一梭子弹,车老和排长王继刚举起刺刀冲向惊呆了的鬼子。瞬间,连队40多人围了上来与鬼子交手,惊慌失措的鬼子扔下机枪弹药抱头鼠窜。这次,车老所在连队在无一伤亡的情况下,打死打伤8名鬼子和伪军,收缴鬼子送来的“厚礼”——重机枪一挺,夺得了意外的战果,极大地鼓舞了全连士气。
一个机灵的举动掩护了武工队领导转移
在全国军民奋勇抗战进入反攻高潮的1945年初,晋绥三分区司令部奉贺龙首长指示,由杨家瑞司令员、刘子仪参谋长亲自部署成立了离石县敌后武工队。
日军的疯狂扫荡使武工队活动十分被动,常常一天转移好几个地方。一天夜里,他们来到离石西边地形十分险要的安国寺内,周围没有群众居住,这是座设有三道大门的千年古刹,建造在山顶上,庙内有和尚三四十人。阎子诚队长和王震之政委就住在老和尚房内的土炕上,车老和几位警卫员睡在外屋的大桌子上。入睡前车老出去仔细检查了关好的三道大门,又用木柱顶上,一切安然无恙。因数日翻山越岭的疲惫,他们几个一躺下就入睡了,当睡醒一觉时,车老发现里屋的阎队长还坐在炕边独自抽烟,身子还不停晃动着思考问题。大约到四五点天快亮时车老突然被阎队长叫醒,他立刻意识到要出去看看,当走到大门前,顶门的木柱已丢在一旁,头道门已经打开,车老顿时大吃一惊,感觉情况不妙,转身就向阎队长报告,紧接着大殿的屋顶上传来了脚步声,附近杨崖村的狗也叫叫起来。阎队长立刻断定有和尚告密,他们被包围了,随机命令车老快跑出去调三连来解围。车老悄悄地顺着墙根从小东门溜出,不到10米,就隐约发现鬼子用3挺机枪封住去路,数百名鬼子、伪军正慢慢地围了上来。汉奸司令贺焕支在晃动的黑影中声嘶力竭地狂吠着:“阎子诚,你快出来投降……”这时,车老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掩护首长冲出去。于是,趁着另一位战友向西墙外扔了两颗手榴弹作掩护,他们一行从小东门飞速冲出,在黑暗中顺沟跑了一段路钻进一个大石洞里,这时天公作美,突然下起了北方少有的春雨,冲掉了他们留下的脚印。天亮后鬼子在山坡上搜寻了4个多小时没发现他们的踪影,便气急败坏地在杨崖村抓了两个老百姓赶了一群羊回城了。
一个精囊妙计出其不意夺取了鬼子碉堡
南梁碉堡距李家垣日军大本营有五公里山路,是其一个前哨,地形险要,山高路窄,易守难攻,驻扎日军一个班的兵力。这些日本鬼子,经常到附近的村庄抢劫财物、奸淫妇女等,无恶不作,当地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1945年6月初,鉴于时机成熟,分区首长决定取下南梁碉堡,扫清延安通往晋中这条交通线上的障碍,拔掉这颗钉子,同时为民除害。 接到命令后,离石支队(31支队)侦察参谋张明,带领侦察排长胡世英、四连尖刀班长车老等6名战士深夜来到敌占区的郝家津村,车老等尖刀班战士个个摩拳擦掌,表示要把碉堡一举彻底端掉,并活捉几个鬼子作俘虏。车老向侦察排长建议,鬼子的碉堡火力很强,端掉碉堡要化装摸准碉堡周围情况、里应外合,否则伤亡太大。大家最终采纳了车老的建议。
1945年6月13日,张参谋和胡排长头戴草帽、肩扛锄头、身穿百姓衣服,乔装成农民,在碉堡周围边锄地边侦察。白天摸清情况后,晚上带领车老等尖刀班战士趁着夜色连夜埋伏到碉堡旁,开始静静地等待。
1945年6月14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碉堡留守的鬼子在一起喝酒、吃饭。半个多小时,鬼子们喝醉了,有的笑、有的哭,还有的唱,流露出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前景的迷茫,醉成一团互相打闹。看到时机已成熟,车老等尖刀班战士像猛虎一般冲进碉堡。小鬼子被这突发的意外情况惊呆了,他们八格牙路地一阵乱喊,鬼子班长一下子酒醒多半,伸手就要拿枪,被一枪毙命,车老等人迅速冲上前将两个鬼子一下子按倒在地,捆绑起来。还有一个鬼子趁机钻进一间空房,拒不投降,为减少无谓损伤和速战速决,胡排长就从窗户投进了两颗手榴弹将其炸死。考虑到李家垣日军会马上赶来增援,车老他们迅速收拾战利品,借助存放的柴草一把火烧了碉堡后迅速撤离。后请示支队首长后,车老他们按命令将俘虏的两名日军送至延安,交给了日本反战同盟的野坂参三接收。
历史代表过去,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积累仇恨,而是从中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避免悲剧重演。更清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忘先辈们的流血牺牲,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向抗战老前辈致敬!愿以车老为代表的健在抗日英雄们幸福安康!